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苑风采

  • 北京大学图书馆青年榜样馆员

    <正>张元俊,现任北京大学图书馆计算服务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图书馆工会委员会委员。自2014年入职以来,他怀着满腔热忱,持之以恒,开拓创新,负责图书馆近170个业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推动图书馆主页、数字教参资料系统、分馆门户网站群等多个服务平台的研发和新技术应用。

    2024年05期 v.42;No.25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封面照片简介: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图书馆

    <正>烟台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84年,由承先图书馆、逸夫图书馆、八角湾校区图书馆及四个特色分馆(法律分馆、马克思主义分馆、建筑学院分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分馆)组成,采取一校两区三馆四分馆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现有馆藏印刷型图书265万册,引进中外文数据库130余个。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持续援建下,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努力与坚守,烟台大学图书馆已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厚、馆藏资源丰富、服务管理精细的现代化图书馆。

    2024年05期 v.42;No.259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馆长笔谈: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

  • 探索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图书馆“四全文化育人”新机制

    黄贤金;

    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图书馆在传承学术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等文化育人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打造知识、学习、环境的关键要素统筹体系,探索构建全过程文化感染育人、全学年文化熏陶育人、全覆盖文化教化育人、全时空文化塑造育人的图书馆“四全文化育人”新机制。

    2024年05期 v.42;No.259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李月琳;李安祎;

    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文章旨在通过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文化育人理论框架及支撑理论框架实现的主要任务举措,探讨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为此,文章首先综述了高校图书馆当前文化育人现状,揭示了问题与不足;然后结合高校立德树人主要任务举措,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维度有效发挥其文化育人职能,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应结合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围绕育人环节的“小切口”、立足“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等现实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有效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阅读推广、资源服务、空间重组等实践,以期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职责。

    2024年05期 v.42;No.259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2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 ]
  • 以协同机制高质量推进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

    马越;崔波;

    高校图书馆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属性,更有独特的载体优势和人文影响,要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担起文化育人的重大使命。文化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多维协同机制并推动多元协作,才能取得良好成效。本文系统梳理辨析了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和实施路径,基于协同理论和图书馆的中介属性阐释了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协同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围绕“顶层设计—具体实践”“图书馆内—图书馆外”两条逻辑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协同机制的实践方案,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

    2024年05期 v.42;No.259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价值意蕴、理论内涵、实践体系和关键路径

    龚蛟腾;张康;

    文化育人不仅是高校图书馆创新文化传承、开展思政教育与引领信息文化的现实需求,也是助力高等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职能体系由物质文化育人、行为文化育人、制度文化育人和精神文化育人构成,这四种文化育人形态从下到上呈现金字塔型结构。湘潭大学图书馆以“体现立德树人正确导向,服务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总体目标,坚持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全覆盖,综合采用群体濡化、资源涵化、活动培育和环境滋养文化育人组合模式,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四位一体,探索出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育人实践体系。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应注重目标导向体系的整体设计,完善协同育人活动的支持体系,建立面向学生持续受益的长效机制,探求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质量的工作成效。

    2024年05期 v.42;No.259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年度专栏:用户关系管理

  • 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基于SCRM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探究——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

    于姝;陈科;杜小军;姜晓;

    智慧化转型正在重塑图书馆的整体格局,也使其服务形态和用户关系面临变革和升级。四川大学图书馆基于社会化用户关系管理理论(SCRM),将深化用户关系置于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双向联系网络建设,加强数据驱动的多源用户信息管理,深化用户参与促进价值共创,强化基于多维度服务能力提升的用户关系维护,在构建双向互动、高度黏合、协同共赢、持续稳定的智慧图书馆用户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期望能为高校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思路创新和管理策略优化提供实践经验参考。

    2024年05期 v.42;No.259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1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两级传播理论下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实践探赜

    宋灵超;樊振佳;李诗苗;石乃月;朱佳寅;

    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引下,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工作成为推动图书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引入两级传播理论构建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框架,通过挖掘与培养用户中的意见领袖,打造用户深度参与式的图书馆服务发展理念,形成用户自驱动的图书馆服务发展模式,明确图书馆管理与意见领袖、用户之间关系的核心准则。以南开大学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服务实践为典型场景,展示框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思考两级传播理论为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工作带来的转变,以期为其他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2;No.259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学术前沿

  •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中央厨房”式虚拟教研室建设模式研究

    孙清玉;梁美宏;刘宇琳;

    虚拟教研室作为开放科学环境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带来高校教学科研模式的变革。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支撑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运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拓展。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空间,探讨虚拟教研室构建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定位及功能设置,提出建设基于高校图书馆的具备融合开放互联、虚实融通、资源共享特点的“中央厨房”式虚拟教研室,在助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创新、促进教学模式变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参与度。

    2024年05期 v.42;No.259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计算人文视域下的《史记》三家注引书知识标注与计量分析初探

    齐月;刘雏菲;李文祺;孟凯;王东波;刘浏;

    基于古籍文本知识挖掘和知识库构建、围绕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等视角展开的计算人文探索,已逐渐成为古籍保护和研究利用的重要方向。计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引书研究能够为传统研究问题带来新思路与新技术,拓宽古籍研究视角,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本文以人工标注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史记》三家注中的引书知识进行了标注研究,随后分别从分类视角和三家注对比的视角出发统计并呈现了引书和引用作者的分布规律。本研究以《史记》三家注为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籍引书知识标注技术流程和框架,并将统计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引入了古籍引书研究,对于推动和完善《史记》研究和古籍引书研究均具有参考价值。

    2024年05期 v.42;No.259 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数智时代学科图书核心出版社理论思辨与测定应用创新

    钟建法;孟子正;

    对学科图书核心出版社的概念、功能作用和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回顾和理论思辨,提出将现有笼统的核心出版社概念按其现实功用细化为出版图书、馆藏图书和引用图书三个核心出版社概念并分别定义,探索运用布拉德福定律和遍历法相结合的新分区方法兼顾核心出版社测定的统一性、客观性、合理性和多方面应用。在创新实践应用上,构造以核心出版社为引擎的多维综合数据,作为图书采选业务指导和馆员培训的参照蓝本;构建以核心出版社为中心的采选业务模式,推进图书馆藏重点采购与全面建设的协调发展;探索适宜的学科出版社特征构造与组合,促进图书智能采选模型从层次分析模型到机器学习模型的应用转型。

    2024年05期 v.42;No.259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工作研究

  • 学科采访视域下的大型图书资源建设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王晶晶;蒋秀丽;

    大型图书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容的系统性、结构的完整性等,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型图书的采访和管理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大型图书资源建设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实践中缺乏参考。文章首先回顾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型图书采访工作实践与演变发展,对其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大型图书的采购策略与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大型图书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2;No.259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招生方向设置研究

    武利红;李铮;王思佳;

    招生方向是课程设置和研究生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既反映学科研究的热点方向,又体现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对74个MLIS培养单位的招生方向设置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招生方向有传统图情档类、交叉融合类、发展探索类三大类,招生方向存在设置不合理、特色不明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合理设置招生方向、规范名称,优化建设招生方向、突显特色,携手发展共创未来、交叉融合等优化对策,以期为MLIS培养单位招生方向设置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MLIS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024年05期 v.42;No.259 9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关于新设“古籍保护与文献学”二级学科的思考

    冯昊昱;张美芳;

    近年来,随着古籍保护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各界对于古籍保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关于如何设立古籍保护学科的讨论也如火如荼。文章通过梳理古籍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类分析目前关于古籍保护学科设立的几种主要观点,从而对新设立的“古籍保护与文献学”二级学科进行讨论,阐述学科定位,拟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以期对我国古籍保护与文献学的建设提供建议。

    2024年05期 v.42;No.259 108-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青年馆员论坛

  • 厦门大学图书馆知识发现短视频大赛分析——基于敏捷推广的视角

    李雪;陈娟;郑思冬;魏小燕;

    针对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广面临的挑战,从变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引入敏捷性的概念,为高校图书馆应对变化寻找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首先进行敏捷性概念辨析、敏捷性研究现状分析及图书馆敏捷性研究与实践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敏捷性概念框架对厦门大学图书馆发起并主办的知识发现短视频大赛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发现,厦门大学图书馆知识发现短视频大赛识别到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广的一系列变化,并整合用户、院系、资源供应商等敏捷提供者,通过征集原创短视频作品、开展多方协作、嵌入全流程辅导、面向社会开放作品等方式应对变化,较好地响应变化,并取得一定效果。基于分析,提出多途径敏捷推广驱动力识别与评估、整合与协作视角下的敏捷推广提供者识别与利用、考虑成本效益的敏捷推广所需能力实现等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敏捷推广策略。

    2024年05期 v.42;No.259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史海钩沉

  •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皕宋楼捐进书目》考述——兼论陆心源守先阁的藏书开放

    吴雪菡;

    陆心源将守先阁的藏书向社会开放是近代图书馆史上的重要事件。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皕宋楼捐进书目》并非陆心源捐进国子监书籍的目录,而是守先阁的藏书目录,且编写时间较早,能够反映守先阁前期的藏书开放状态。将《皕宋楼捐进书目》与守先阁的后期目录对勘,可发现守先阁的藏书持续增补,体现出宣扬经世新学、保存传统典籍、关注日用民生的运营主旨,当是受到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陆氏守先阁无偿为社会提供读书借阅服务,且引进图书考虑读者需求、响应时代号召,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具备公共图书馆的属性。

    2024年05期 v.42;No.259 125-128+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