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莹;李君;高雨;肖丹卉;王莹;刘宏伟;
聚焦AI赋能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效能评估,剖析传统评估模式的局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处理、智能分析、需求预测等方面的优势,基于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理念,文章构建了“目标—过程—结果”闭环三层评估框架,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效能的AI评估实践探索,为高校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服务、提升服务效能提供了理论范式与方法论支撑。
2025年04期 v.43;No.264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杨梦洁;侯点可;倚海伦;黄辉;张盛兵;
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价旨在引导图书馆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是影响智慧服务效能的关键。文章基于TOE框架与信任理论的核心影响要素,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效能动态评价的3级指标集;创新性采用人机协同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即先利用大语言模型模拟评估给出初始权重,人类专家再结合经验进行修正,从而建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效能评价体系,并以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智慧咨询服务场景为例,从技术采纳评估和迭代升级评估两个方面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评价体系融合了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的相关指标,实现了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效能的动态、多维量化评价,可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3;No.264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杨峰;张雪蕾;高建忠;魏青山;
文章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系统构建了陕西省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框架。并通过问卷调研等多维数据采集方式,全面收集、分析了陕西省6所本科高校图书馆近3年资源建设维度的服务保障能力现状,结合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的具体发展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推动区域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
2025年04期 v.43;No.264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周迪;唐洁;
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效能,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提出高校普惠型和重点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4X(4C+4R=4X)服务效能评估模型。其中,4C模型从用户、成本、便利、沟通四个维度优化普惠型服务的可及性和准确性;4R模型从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四个维度强化重点型服务对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组合出“4C+4R”的4X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效能评估理论模型,并提出“需求锚定”“协同共生”“价值深耕”三大效能提升路径。该模型以“4X框架”重构服务效能评估标准,通过“普惠—重点”双轨评估体系与三大路径协同,支撑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从基础供给向战略引领转型,为构建高质量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了可应用的理论框架与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2025年04期 v.43;No.264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