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明;
<正>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费紧张,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举步维艰,正在沦为“旧书馆”,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势必拖整个高等教育的后腿。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1.书刊价格飞涨,文献购置费不能同步增加,文献购置量急速下降据我们调查,大多数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在最近几年中还是有所增加的。以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为例,1991年与1986年相比,文献购置经费翻番的有3校,增加50%以上的8校,增加25%以上的10校,略有增加的10校,持平的1校,只有4校1991年的购书费低于1986年的水平。
1993年05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林增铨;龚怡萱;李力;胡和平;史静明;
<正> (一)根据对全省35所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调查,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总体状况可归纳为以下优势和不足:一、优势1.我省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格局和规模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全省高校藏书量达1068.38万册,其中中文线装书51.67万册,现刊有3.63万种,过刊7.87万种,并初步形成了各自的藏书特色,文献中教学用书体系形成了专业优势。另外,文献质量不断提高,满足需求的程度持续上升,已具有一定的文献保障水平。
1993年05期 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鸣;曹福元;朱亦宁;
<正>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开发应用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初期发展进程曲折缓慢,1985年以后,才有较大的发展。到1989年,高校馆微机拥有量已达到50余台,开发了近40个试验系统。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第一,各单位独立作战,缺乏必要的技术交流。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使得开发工作成功率极低。投入“实用”的系统(包括通过鉴定的系统)经过一段实践检验,至今仍在运行的已为数不多。第二,由于各单位的计算机硬件基础和软件开发水平差异较大,眼光又局限于本馆自身封闭的运行系统,对中长期发展战略缺
1993年05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进;于书彦;
<正> 一、问题的提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是,利用计算机进行馆际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却较少,限制了馆际联合和自动化程度向网络化的更深层次发展。从图书情报自动化的发展过程看,当自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客观上势必提出资源共享的要求。解决这一要求的唯一途径是建立计算机网络,而建立网络的重要方式是远程通讯。一旦利用计算机建立起馆际联系,不仅能解决信息、数据的传输,更重要的是能使自建数据库的数据资源共享,也只有资源共享,才能真正达到自动化的本意。
1993年05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宗英;
<正> 目前,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专家系统已经或正在被运用到参考咨询、信息管理、图书采购编目、编制索引和数据库检索等许多领域中,它在图书馆的咨询领域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一、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1.专家系统的定义:广义地说,专家系统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一个从属领域。具体地说,专家系统是
1993年05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柯平;
<正>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在其章程中明确指出:“其宗旨是促进图书馆事业所有领域,包括书目、情报、服务、人员培养等方面的国际了解、协作、讨论、研究和发展”。书目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该组织1927年成立以来的重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该组织建立并实施了“国际书目控制与国际机读目录”计划(UBCIM),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宏伟计划对于世界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值得介绍与研究。
1993年05期 18-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裴成发;
<正> 回溯研究对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必需的。从研究的角度讲,它是对一门学科或一项事业发展的研究;从其探索的目的讲,它是探索某一学科及其事业的发展线索,寻找历史的轨迹,并从这些轨迹中找出可能继续延伸的路向,从而寻找学科与事业的发展规律。图书馆学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人们已逐步注意到在本学科内开展回溯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到70年代末,图书馆学界出现了综述热。尤其是建国40年之际,一大批综述成果的发表,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我国图书馆学40年来的发展历程,令人欣喜。然而,问题在于,通过这些综述,究竟能给人们什么启迪,确实值得启迪的又有多少。这很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
1993年05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锴书;华玉民;
本文总结了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测绘学文献分类表》的实践过程和体会,评析了《中图法》中有关类目、类名的设置问题,对如何处理使用《中图法》与专业文献分类特殊要求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993年05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继森;
<正> 机遇当前,在我国,发展信息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主要表现在: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从理论上解决了对信息经济价值的认识问题。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者开展了对信息的经济研究,从而产生了信息经济学。它是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我国80年代初期学习与借鉴国外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对信息的经济价值、商品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政策等专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3年05期 30-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克明;
本文介绍了查新的定义,一个单位如何申请成为国家级查新单位及所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查新人员应如何获得国家级查新员资格认证,以及国家查新课题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1993年05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文云;
<正> 产品样本是科技文献的一部分,是十大科技情报源之一,除了具有科技文献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简明、实用、直观、准确等特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是工程技术人员利用的理想资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行,产品样本在国民经济、科技和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它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但是,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馆的产品样本调查发现,仍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993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伟七;
<正> 《中图法》第三版出版之后,我馆专门派人去北京图书馆参加了有关学习班,回来后结合本馆的实际,讨论了具体的使用方案,并马上开始采用新版分类法。新版中共有3万多个类目,涉及类、类名和注释方面的增、删、改的有1万余处,如此之大的改动,必然会给原有藏书和目录的改编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困难。现将我馆改用第三版后对改编问题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归纳如下:
1993年05期 36-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子春;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深入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所发生的新变化,分析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利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一、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主要变化
1993年05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家坤;
<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军校图书馆条例》)颁布已五年多了。它标志着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和工作走上了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五年多来,军队各级领导机关和全军各院校领导、各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条例,重视发挥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职能作用,突出专业特色,大大提高了办馆水平。军校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实践证明,有特色才有水平。只有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和学员的文献信息需求,图书馆才能越办越好,越办越受读者欢迎。因此,研
1993年05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忠良;
本文通过对部分文献检索课教材的调查和统计,认为在文献检索课领域存在一种忽视情报检索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课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提出文献检索课中应普及情报检索语言知识的教学。本文首先探讨了普及情报检索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而分析了本课程中情报检索语言知识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993年05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布德;陈嵘;
本文是布德为新泽西州图书馆协会作的演讲。它从贮存和检索信息的新技术对图书情报工作和图书情报教育的影响,分析图书情报教育的情况、不足和出路,提出要进行重要的变革。
1993年05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武振江;
<正>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2年第2期曾刊登韩哲同志的“八十年代日本大学图书馆发展统计概况》一文。介绍了作者于1990年在日本进修期间目睹日本大学图书馆事业近10年的发展概况。继韩哲同志之后,笔者作为访问学者受学校委派,于1991年9月至1992年9月赴日本创价大学进修。其间访问和考察了东京、大阪、京都地区共十余所大学图书馆,与日本同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座谈,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反映日本大学图书馆现状的最新统计资料。经去粗取精,整理分析后提供给国内同行用来和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现状对照比较,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韩哲同志的文章着重介绍日本大学图书馆近十年的发展。笔者此文则着重对其现状的分析。本文所用数据只限于1990年和1991年。
1993年05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子博;
<正> 题名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指南》的这本新书,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王福生、刘崑、陈识金同志主编。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伟人、学者与图书馆,第二章现代化建设与图书馆,第三章图书馆服务方式,第四章怎样使用图书馆目录,第五章工具书选介,第六章科技文献检索浅谈;第七章利用图书馆学习各门学科例话,第八章图书馆读书方法举要,第九章怎样利用图书馆撰写论文;第十章图书馆与投稿,第十一章文明利用图书馆须知,第十二章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概括起来,全书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至三章,
1993年05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培根;
<正> 国家教委颁布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教高司[1992]44号),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规范,但文件下达后,宣传、贯彻不够,一些学校连文件也没有收到。最近,东南地区师范院校协作编写的《文献检索教程》(王长恭主编),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严格按照《基本要求》进行编写,这无疑对各校贯彻其基本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教学示范作用。该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993年05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永宏;
<正> 1992年1月5日,《南京日报》消息:“美国著名大型文摘检索期刊《历史文摘》编辑部近日正式聘请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部副主任叶继元为该刊编辑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入选该委员会的第一个中国人。”随后,《江苏图书馆学报》等纷纷报道这一消息。叶继元为南京大学,为我国期刊界赢得了荣誉,他的名字也被全国的同行所瞩目。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中青年学者辞典》、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均予入选,核心期刊《人才》杂志还专门作了长篇报道。此外,他还是英国、美国期刊研究会会员。
1993年05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华军;
<正> 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七五”期间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规划项目之一的《中国文献史》第1卷今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第1卷共21万余字,包括《绪论》和《先秦文献》两编,共11章。附录有《先秦文献大事记》,考证颇为精详,由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青年学者王余光教授著。他认为,“中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举世瞩目,但并不为举世所了解和熟悉”,“即使是生活在中国的许多人也同样缺少对中国书的了解。中国文献延续数千年不断,内容丰富,数量繁多,但至今尚未作过系统的总结和全面的揭示,对中国文献的发展历史也缺少完整的研究”(《序》)。这也正是王余光教授和他所代表的《中国文献史》分卷著者们的共识。为此,他们
1993年05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