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书馆事业

  • 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着力点与实现路径探讨

    陈益君;王丽杰;朱丹阳;蔡文彬;

    围绕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构成要素以及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相关要素改进和战略谋划,提出从服务内容知识化、服务手段智慧化、服务运营品牌化和服务层级智库化四大路径来提升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05期 v.40;No.247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 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建筑与空间现代化改造研究

    赵宁;李蕾;李君;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不断扩充,在内外因素的驱动下,需要创新转型。通过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物理空间重新布局改造的案例,探讨通过融合虚拟和实体服务、智慧型功能转变,让物理空间功能更加多元化。借助环境优越、功能完备、便捷可控的理想空间建设,总结空间改造和功能改进的要点。根据空间再造的成效,在物理空间改造基础上提出融合智慧服务的建议。

    2022年05期 v.40;No.24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及运行机制

    周云峰;刘琼;刘桂锋;卢章平;王正兴;

    分析以高校图书馆为单位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强、学科融合度不深、团队创新合作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引进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模型并设计科研流程。以高校图书馆科研流程为基础,科硏创新要素为核心,创新生态理念为引导,创新生态环境作支持,共同构成科学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应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能力。

    2022年05期 v.40;No.247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数字与人文

  • 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与时空关联构建研究

    高劲松;付家炜;

    书画著录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资料,对于传世书画作品的考据、赏析和鉴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兴起,在新技术条件下依托人文数据基础设施开展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实践,将为古代书画作品的时空分析与历史传承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书画著录的时空语义描述与概念分层注释方法,提出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与时空关联构建过程,并以《石渠宝笈》书画著录为例开展案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文献循证过程模型能够满足书画著录时空关联构建的需求,有助于为专业人士与社会公众提供多场景的书画著录知识服务。

    2022年05期 v.40;No.247 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面向数字人文的典籍图像深度揭示与利用

    钱智勇;陈涛;张志美;徐宇红;何书;

    典籍图像是馆藏重要资源,图像数字化和内容揭示是数字人文基础建设,可实现“以图证史”“图像叙事”、多媒介传播等应用价值。文章依据图像元数据、资源描述框架(RDF)和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等标准规范,研究典籍图像深度揭示与利用的模型架构与实现方法。该模型由图像数字化、内容深度标注和数字人文应用三个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从图像场景、实体对象和语义关联三个层次,揭示图像特征、典籍注释及背景知识,辅助数字人文研究。例证选用经典辞书《尔雅》插图版《尔雅音图》进行数字化,构建《尔雅》多语语义词表并与实体进行关联,深度揭示《尔雅》词汇的古今释义、音韵、分类、典籍注疏、例句典故等知识内容,探究《尔雅》图像的数字人文应用场景。

    2022年05期 v.40;No.247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开放获取

  • 基于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数据库采购价格博弈分析——以ACM OPEN模型为例

    韩子静;颜沁莹;田稷;

    在对开放获取转换协议主要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ACM OPEN转换协议模型为例,结合我国“双一流”高校在ACM的发文情况展开价格博弈分析,并针对转换过程中图书馆将面临的政策、经费、机制建设等问题提出建议,以期推动中国高校图书馆积极部署并开展开放获取出版转型相关研究,为我国学术成果开放获取和可持续发展谋求符合国家核心利益的开放获取转型之路。

    2022年05期 v.40;No.247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信息素质

  • 我国高校读者数字素养鸿沟成因、危害及治理策略研究

    孙鹏;王宇;

    数字素养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从认知层面、能力层面和读者成长背景层面对我国高校读者数字素养鸿沟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其在虚假信息识别、学术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并从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充分认识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明晰数字素养框架内涵与能力、完善读者数字素养教育体系、科学评价数字素养教育环境。

    2022年05期 v.40;No.247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1 ]
  • 基于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刘彩娥;韩丽风;

    批判性信息素养是21世纪信息素养教育新理念。本文剖析了批判性信息素养概念的内涵,对国内外批判性信息素养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当前基于学术话语体系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框架,以期对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提供借鉴。框架内容以学术话语体系为语境,设计为认知、反思、参与三个模块,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三部分内容,旨在引导高校学生深入认识现代科研环境和学术话语体系,培养学生批判性信息素养、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并合理参与学术研究过程的能力。

    2022年05期 v.40;No.247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阅读文化

  • 腹笥有诗书,书香可致远——“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徐雁的阅读文化学理论和实践

    任文香;何雨琪;范冰倩;

    当代知名藏书家、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多年来在阅读文化学学科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实践领域知行合一,深耕细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观,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全民阅读推广名师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其阅读文化学基本理念和全民阅读推广实践成果,总结其培养“读书种子”、凝聚“阅读情意”、提升“阅读技能”的方式方法,探析其中外文学名著和人物传记阅读观、全民阅读“三位一体”方略及“六分法”理念,旨在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及“学习型社会”增智添慧。

    2022年05期 v.40;No.247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文献学

  • 明清以来书目文献在日本之传藏

    林振岳;

    中国明清以来书目文献在日本有不少收藏,其传入日本时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为清前中期,由商人舶载而来;一为清末民国,日本书店及日本学者从中国购访而来。文章根据对日本公私收藏机构所藏明清以来书目文献的调查结果,介绍日本收藏稀见明清民国中国书目情况,并对日藏书目辨伪存真,简介日藏书目文献情况所反映的书籍流通史。

    2022年05期 v.40;No.247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刊物初探——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

    张丽静;吴冕;孙雅馨;

    从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万余种民国刊物中,系统、全面地梳理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刊物,形成详细的刊物目录,并按照刊载内容、创刊时间和创办者身份等类别进行初步分类,通过量化分析总结刊物创办的缘由及特点,从刊物内容价值和刊载信息特征分析,揭示刊物质量和影响力,阐明这些刊物对于民国时期社会发展、革命运动、学术研究、北大历史记载及民国出版史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2022年05期 v.40;No.247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图书馆史

  • 韦棣华图书馆学教育理念研究

    付勃达;谢欢;

    韦棣华是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缔造者与奠基人。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大量调研、历史爬梳与解读式内容分析,解析韦棣华图书馆学教育实践及理念。文章认为,以文华公书林的创立为标志,韦棣华助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从“隐学”走向“显学”,其教育实践功绩主要归纳为“建立文华公书林”“引入美式图书馆学”“力争美国退还庚款”三点。在此基础上,韦棣华的图书馆学教育理念可以概述为以下三点:坚守专业化与特色化的图书馆学教育发展道路;保障学科独立稳定,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认同感和影响力;深化学科中外交流,提高学科国际知名度,持续优化图书馆学教育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现状,以韦棣华实践与理念为依托,提出当前及今后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启示与建议。

    2022年05期 v.40;No.247 94-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关于文献检索课的缘起

    肖自力;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推动下,教育部发文在全国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文章回顾了课程设立的缘起,介绍了具体实施的过程,包括:前期舆论准备、力促教育部发文、确定课程名称、延揽师资人才、组织编写教材、开展馆员培训等,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2022年05期 v.40;No.24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荣幸之忆——忆1981年“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筹备工作

    周成福;

    1981年,教育部决定召开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作者有幸加入到会议的筹备工作中,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以及全国高校图书馆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会议成功举办,并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及其秘书处,作为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机构,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

    2022年05期 v.40;No.24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史实新探——以“亢慕义斋”的藏书与编译为中心

    吴冕;

    “亢慕义斋”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图书室,本文通过对史料的详细考证,整理出目前所知“亢慕义斋”收藏及编译的具体书目,并据《京汉工人流血记》中所录的《共产党宣言》译文和《椿园载记》等现存史料,考察“亢慕义斋”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2022年05期 v.40;No.247 107-1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他山之石

  •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美国大学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游越;

    从大学院系分馆的兴起与发展、“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争鸣、数字化浪潮对总分馆体系的影响等方面回顾了美国大学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历史演进。以此为基础,总结了美国大学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发展的历史经验,给出了我国大学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启示,包括多元构建、灵活运作,一体共建、全面协同,用户导向、技术赋能等。

    2022年05期 v.40;No.247 115-12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书评

  • 回望数十年学术历程,启悟图书馆专业后学——以《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为中心

    杨璐嘉;

    在中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史上,彭斐章先生以其丰硕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为图书馆学、目录学、社会科学情报学作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为中心,对该书的内容形式、整理特点及其丰富的史料价值与学术内涵等方面予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梳理回望了彭斐章先生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贡献,以期传承弘扬彭斐章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并立足于当下的目录学学科发展现状,提出对学科未来发展、教育的思考探索。

    2022年05期 v.40;No.247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图苑传真

  • 封面照片简介:新疆大学图书馆

    <正>新疆大学位于中国西北边疆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建校历史,在校生近4万人的“双一流”“211工程”本科高校。1924年,新疆大学的前身——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创立,初期学校只有一间几十册图书的小型图书室。现今,新疆大学图书馆拥有三座独立的馆舍,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布于三个校区,2004年投入使用的红湖校区馆舍约4万平方米,主要存放人文社科类资源;

    2022年05期 v.40;No.247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