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书馆事业

  •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资产管理现状调查与思考

    陈娟;林月华;李雪;林杨;

    通过对“双一流”高校图书资料资产管理现状的在线问卷调查和电话深入访谈,发现目前图书资料资产管理存在如下突出问题:资产边界模糊、资产计量计价未形成统一规范标准,资产清查投入大、效率低,资产处置缺乏统一指导,资产流动性不足,资产管理系统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脱节,全流程工作规范和制度保障建设不足。为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更好地履行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学术信息资源保障支撑体系的职能,建议重视和加强图书资料资产管理人员投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明确资产管理范围,制定资产处置实施细则,完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提高资产管理规范性和系统性;同时,重视和加强图书资料资产管理软硬件投入,推进自动盘点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打破系统壁垒,探索数据交换,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相融合。

    2022年02期 v.40;No.244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 ]
  • 基于使用数据计量的CASHL文献资源保障研究

    熊泽泉;彭霞;杨莉;

    文献资源的价值不仅可以通过学者的引用行为反映,也可以通过读者的下载、阅读、分享等文献使用行为反映。本研究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经济学与商学”学科中的高使用量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描述了高使用量文献的一般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CASHL对全球高使用量论文的保障率。研究发现,“经济学与商学”学科的高使用量论文一般为最新发表的论文以及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期刊上的论文,且使用量与被引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对“经济学与商学”学科中的全球高使用量论文保障率仅为83.9%,但CASHL对“经济学与商学”学科中的全球高使用量论文保障率达到99.1%,极大地弥补了一校一馆文献保障率的不足。基于使用数据计量研究文献保障率有望成为基于引文分析研究的有益补充。

    2022年02期 v.40;No.244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服务创新

  • 大学图书馆高品质视觉传播初探——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尚美创新”实践为例

    祝帅;陈建龙;

    视觉传播已经日益成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既是对用户视觉信息需求的一种回应,也是落实大学图书馆美育功能的一个重要场域。此文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近期一系列创新实践为例,对大学图书馆视觉传播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展开探讨,并对大学图书馆视觉传播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2022年02期 v.40;No.244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信息协同”视角下嵌入数字校园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教参服务——以北京大学数字教参资料系统为例

    张元俊;王昊贤;李国俊;杜晓峰;王琪昕;

    “数字校园”生态中的数字教参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在线教参服务。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字教参服务的开展情况,深入分析数字参考服务的特点,以信息协同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数字教学参考资料系统的建设思路。在“数字校园”建设背景下,该系统通过多部门协同配合,有效融合多来源数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精准、优质的数字教参服务。以实际数据为依据,总结系统建设和服务开展的良好成效与成功经验,并对此服务未来的扩展和优化进行展望。

    2022年02期 v.40;No.244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 ]
  • 基于机构知识库成果引文分析的数字资源保障策略研究

    陈雅迪;史淑英;张雪蕾;邵晶;

    在新形势下,大学图书馆普遍面临着“文献购置经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数字资源的价格涨幅”的严峻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面对的核心问题。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必须聚焦用户的核心信息需求。为了全面评估图书馆的文献保障水平,文章构建了基于机构知识库成果引文分析的自动化分析流程,考察全校及各学院发文成果参考文献的“收藏”和“缺藏”情况,建立可推广的数字资源保障方案。

    2022年02期 v.40;No.244 36-4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关于图书馆空间嗅觉设计的探讨

    吴梦菲;陈铭;

    嗅觉设计是空间设计的一环,探讨嗅觉设计在图书馆空间领域内的应用,可以为图书馆空间建设提供新思路。此文在引入空间嗅觉设计概念的同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嗅觉设计的实践历史及研究成果,发现有效的嗅觉设计能从多个方面提升空间的整体官能感受并优化空间内人的行为,其后通过室内室外两种不同空间特性给出图书馆空间嗅觉设计的实现路径,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实践要点,未来图书馆将是可以一个通过眼、耳、舌、鼻多感官感受的新空间。

    2022年02期 v.40;No.244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智慧图书馆

  • 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

    初景利;任娇菡;王译晗;

    探究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推进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剖析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出发展要求,包括正视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保障持续变化的技术支撑;把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目标,稳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与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应始终围绕“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服务主导,能力检验”这一基本原则,加快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

    2022年02期 v.40;No.244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3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8 ]
  • 数字孪生视阈下智慧图书馆业务融合研究

    许鑫;兰昕蕾;邓璐芗;

    在数字生态预测和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及新型信息系统和工业智能的持续推动下,数字孪生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对现阶段图书馆运行存在的业务割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智慧图书馆业务分解和融合重构为切入点,融合数字孪生理论技术与图书馆业务,构建与智慧图书馆实体空间精准映射和实时交互的数字孪生体,利用敏捷高效的软件架构及高效计算与处理、多尺度动态建模、沉浸式交互等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业务融合方案,实现智慧图书馆业务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创新。

    2022年02期 v.40;No.244 59-6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下载次数:10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 ]

开放获取

  • 我国WOS论文开放获取出版与图书馆订阅经费转换的经济成本测算研究

    张轶华;郭晶;申雅琪;宋海艳;黄镝;

    随着开放获取(OA)的发展,我国发表的OA论文持续高速增长,通过调研2015—2020年我国WOS论文数量和期刊文章处理费,重点测算2020年我国OA论文出版费和图书馆订阅经费转换的经济成本,预测未来五年我国OA论文发展规模,评估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转为开放出版模式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从而提出国内图书馆及研究机构应对开放获取的策略,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开放获取转换谈判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2期 v.40;No.244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7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 ]
  • 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内容、案例及启示

    田晓迪;李新洁;

    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和S计划的持续推进,全球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签订数量不断增加,通过研究转换协议签订的指南、内容及特点,了解全球发展概况,提出相应建议。利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介绍签订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框架指南、前期数据准备、推荐的工作流程及相关条款,然后对EASC已登记转换协议的概况、框架内容、典型案例及我国的签订情况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主要特点及影响。转换协议对于全球科研生态系统的变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需持续跟踪和研究国内外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签订动态和要点,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我国学术出版的调研分析报告以支持相关决策,尝试建立开放出版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机制。

    2022年02期 v.40;No.244 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文献学

  • “作者”崛起之谜:早期中国作者身份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殷漱玉;何朝晖;

    在文献学、图书史的研究中,作者身份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中外学者对于早期中国作者身份的研究,主要从作者概念、作者意识、作者考证、作者功能四个维度展开。从历时性的发展看,该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提出,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被重视,专门性的探讨逐渐提上日程。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基于对辨伪思潮的反思和对古书体例的认知,作者考证研究占据上风。19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作者概念、作者观、作者功能等话题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研究逐渐上升到哲学层面。四个维度的作者身份研究,展现了这一议题的丰富性和延展性,作者身份研究方兴未艾。但就所取得的成果来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认识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是这一研究继续推进和突破的关键。作者身份研究将丰富和拓展文献学、图书史的内容,使目录学更好地体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2022年02期 v.40;No.244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发展思考——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张艳霞;吕晓芳;

    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近年来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业务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古籍修复科学发展、馆藏古籍破损调查和现场应急修复等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业务规划,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文章对主要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业务模式进行总结,详细阐述北京大学图书馆具有创新性的规划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2022年02期 v.40;No.244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 ]

图书馆史

  • 喜乐自得偆如君——宁波著名藏书家倪传基史事考

    赵长海;王雨潇;

    倪传基(1873—1958),字偆如,一字春墅。宁波籍著名藏书家,其事迹长期湮没无闻。20世纪50年代初期,倪氏藏书被没收后流入市场,倪传基又重新将其购回并捐赠国家,极具悲喜剧色彩。因黄裳及《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之记载,倪传基长期被写作“倪春如”。上海图书馆藏有1924年培德堂木活字本《镇海西管乡后倪倪氏宗谱》,其家世生平因此得以明了。其宗谱内所载《镇海倪氏宝墨书楼记》可初步揭示倪氏藏书之概况,学界从未道及,亦附载于文末。

    2022年02期 v.40;No.244 103-10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他山之石

  • 广义“专业图书馆”视角下的馆员培养模式探讨——以北美实践为参照

    刘丽君;温国强;李赫;

    探讨修订我国“专业图书馆”定义和概念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和完善专业馆员培养制度的对策。采取历史文献及网络调研方法,首先考察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美专业图书馆相关图书馆学情报学学院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运行模式及未来趋势,然后调研和梳理我国相应现状和问题,最后通过中外比较,参考国际经验,提出对策。建议在保持现有专业图书馆体系发展的同时,修正、扩大“专业图书馆”定义,将法律图书馆、医学健康图书馆、公司商务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等游离于现有构架之外的专业图书馆纳入体系,并依托图书馆学情报学学院,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构建专业馆员教育机制,培养兼具图书馆学情报学和领域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确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全球持久竞争力。

    2022年02期 v.40;No.244 109-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1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美国大学图书馆展览政策研究及启示

    刘文秋;蔡红;官凤婷;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展览政策的研究较少,而美国在相关领域有比较成熟的做法。通过对美国若干大学图书馆的展览政策进行梳理与研究,探索其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有助于促进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展览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应从展览的服务使命、服务制度、经费筹措、申请制度、审核制度、宣传推广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展览政策。

    2022年02期 v.40;No.244 1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图苑传真

  • 封面照片简介:山东大学图书馆

    <正>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藏书楼,是我国较早的近代新型图书馆之一。如今,图书馆在建设馆藏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基础上,还提供信息咨询、查新查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信息素养培训、学科分析和知识产权等全方位服务,配备自助借还、自助文印、智能书柜和移动图书馆等技术设备,已然走上智慧图书馆建设之路。截至2021年9月,山东大学图书馆共有济南、青岛、威海三地九馆,馆舍面积122161.7平方米,阅览座位8430个,

    2022年02期 v.40;No.244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刘国钧先生相关资料征集启事

    <正>刘国钧先生(1899—1980),字衡如,其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泛、治学勤奋,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著名学者。为编纂《刘国钧全集》,全面反映刘国钧先生为中国图书馆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刘国钧全集》编纂课题组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刘国钧先生相关资料及线索。一、征集范围及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以下类型:1.手稿、书信及题签等相关手迹;2.记录刘国钧先生工作、生活和活动的照片、音像资料;

    2022年02期 v.40;No.244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