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

理论研究

  • 论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信息经济学探索

    肖勇;

    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信息经济学探索应选择整合而非分散的方式来进行,要通过紧紧围绕信息资源配置这一中心点,沿着信息资源的经济学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研究这两条主线展开。推进图书情报学领域中的信息经济学探索能促进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也能促进图书馆学或图书情报学所面临的"有为"而"无位"困境问题之解决。

    2009年05期 v.27;No.169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9 ]
  • 国外大学信息政策发展与评析

    马海群;

    基于对国外大学信息政策制订与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其信息政策的根源及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大学及信息政策体系构建的重要启示。

    2009年05期 v.27;No.169 10-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0 ]
  • 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名词的本质概念及应用

    姚媛;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发展和交融,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信息术语令人感到困惑,出现了许多混用甚至误用的现象。作者针对这一现象,对目前使用较多的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这四个术语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就四者的概念、本质、角色地位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四者的关系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并进一步给出了其混用误用的实例和正确使用的情景介绍,旨在给大家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减少对它们的混用和误用现象,营造出有序的信息环境。

    2009年05期 v.27;No.169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50 ]
  • 莱布尼茨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其科学基础

    王细荣;

    西方理性主义时代的一些科学家亦投身于图书馆事业之中,并提出一些图书馆学思想。文章在介绍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先驱、在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的科学家莱布尼茨在图书馆学方面的观点及其思想源泉、科学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莱布尼茨的"通用语言"计划与他的世界图书馆思想、科学分类观与图书编目思想的关联性。最后指出,近代图书馆学理论的萌芽与近代科学出现在同一时代,是由于近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同科学家及其科学事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2009年05期 v.27;No.169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3 ]

图苑传真

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

  • LibQUAL+~图书馆服务质量调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

    谢春枝;

    LibQUAL+是一套图书馆用于寻求、跟踪、了解并按照用户的服务质量观点采取行动的网络调查系统,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在中国内地的应用是否可靠和有效还未得到严格的检验。该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图书馆2008年LibQUAL+项目实施的完整过程,并就项目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2009年05期 v.27;No.169 24-2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164 ]
  • 北京地区四所高校图书馆分馆运行现状调查分析

    李辉华;郑惠伶;张芸;施立红;王志椿;郭建华;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分馆的组建方式、建设规划和目标、文献资源建设、服务对象与内容、培训与监管等五个方面,对四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分馆的运行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009年05期 v.27;No.16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69 ]

自动化数学化网络化

  •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网站的构建

    姚飞;陈武;窦天芳;赵阳;姜爱蓉;

    基于清华大学图书馆新旧版英文网站的比较,着重从系统架构、外观布局、内容管理、功能集成等方面描述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网站的特色与亮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构建新版英文网站中所做的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2009年05期 v.27;No.169 34-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 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以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为例

    黄婧;吴英梅;

    主要围绕北师大图书馆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实践展开。首先简要阐明文库建设背景,在调研国内其他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实践基础上,明确京师文库全文库建设力图实现的功能。重点针对全文库建设实践的难点与特色功能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关于全文库建设的下一步发展设想。

    2009年05期 v.27;No.169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50 ]
  • IPv6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现

    闫晓弟;耶健;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IPv6网络环境,并对W eb服务器、DNS服务器做了IPv6配置,该文对相关配置进行了详细介绍。

    2009年05期 v.27;No.169 42-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7 ]

文献学

文献计量学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任全娥;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细化与操作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性、操作性与关联性,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程度、完备程度、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含量与社会价值含量)与研究投入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只有结合研究投入进行综合分值合成,才是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价。

    2009年05期 v.27;No.16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57 ]
  • 从CSSCI引文年代分布看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

    袁培国;吴向东;马晓军;

    Garfield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论文之引文年代分布及其与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比较分析说明两者基本一致,对CSSCI引文中中文期刊、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的年代分布分析说明:中文社科期刊的被引高峰期与国际期刊被引高峰期相同,均在其出版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国际通用的影响因子算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2009年05期 v.27;No.169 56-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3 ]
  • 网络中心度用于期刊引文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高小强;赵星;陶乃航;

    以图书情报学期刊数据实证研究了网络中心度用于期刊引文评价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介、点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都比影响因子更接近同行评议的结果,可用于期刊引文评价;但接近中心度相对不宜用作期刊引文评价指标。

    2009年05期 v.27;No.16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40 ]

知识组织

  • 卡特号在期刊分类排架体系中的扩展应用——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索刊号为例

    吴跃;别立谦;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就期刊的排架方式方面一直存在着刊名字顺与学科分类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做法。2003年以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在编目实践中,借鉴西文图书卡特著者号的基本规则,将卡特著者号进行个性化扩展后应用到中西文期刊的排架工作中。该文简述了索书号的构成方式及其重要性,通过大量实例详述了在组织分类排架过程中如何兼顾和解决中西文期刊的字顺关系、继承关系、语种间关系以及重号关系等,目的在于与同行探讨卡特号的扩展、变通使用的做法及可行性。

    2009年05期 v.27;No.169 66-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9 ]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 国家图书馆如何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

    蒋宇弘;

    博士论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家图书馆对博士论文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收藏,而应该是深层次服务,最终实现博士论文全部信息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扩大博士论文的收藏范围;全面揭示博士论文的信息;完善博士论文的共建共享;加强博士论文的出版发行;建立博士论文的网络交流平台。

    2009年05期 v.27;No.169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3 ]
  • 分布式整合专业信息资源的模型及分析

    张玲;

    针对一些图书馆缺乏专业人员无法实现专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提出了分布式整合专业信息资源方案模型,并重点论述了图书馆作为该模型的主体应发挥的作用,同时探讨了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009年05期 v.27;No.169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8 ]

信息素质教育

  •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蒋葵;

    对2000-2008年公开发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各年研究热点分布和期刊分布等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展望其发展方向。

    2009年05期 v.27;No.169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50 ]

他山之石

  • Living Library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

    张立亚;

    对近几年国内外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与服务理念Living Library进行了全面介绍与阐述。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效应,以及对我国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提出了Living Library的服务模式,是我国大学图书馆构建学习与科研、创新与分享、文化与传承、静态与互动的知识文化环境与交流平台的良好发展契机。

    2009年05期 v.27;No.169 86-8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184 ]
  • 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范例——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的“Scholars' Lab”

    张丽霞;刘凡儒;

    "Scholars' Lab"是一个专为弗吉尼亚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和学生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寻求专家帮助、进行协同合作与创新研究的场所,其主要理念是图书馆资源与专家学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创新项目开展,提升研究层次。实验室由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学术研究小组专家学者组成。文章介绍了"Scholars' Lab"的基本概况、服务内容及奖励措施,基于案例分析概括该实验室的几个鲜明特点,旨在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创新学科化服务,开发馆藏资源提供参考与帮助。

    2009年05期 v.27;No.169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1 ]
  • 俄罗斯大学图书馆的鲜明特点及启示

    王静美;

    以详实的事例,介绍了俄罗斯大学图书馆以科学家、文化名人命名的图书馆多;举办科技文化展览、讲座多;组织读者阅读等活动多的内容与特点,研究分析了俄罗斯大学图书馆重视科技文化知识传承与创新读者服务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中国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借鉴作用。

    2009年05期 v.27;No.169 93-9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5 ]

图书馆史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