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丽娜;范并思;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阅读推广研究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方法对于提升阅读推广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思辨研究法、理论移植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一般研究方法,分析其在阅读推广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适用领域、研究贡献和存在的局限性。对研究方法的完善与规范使用提出建议。
2019年01期 v.37;No.225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茆意宏;马坤坤;
国内外对数字阅读推广的必要性与意义、概念、组成要素及过程、模式、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但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缺乏对推广对象、推广内容等方面实践的调研,缺乏对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的及时跟踪,研究方法以活动经验总结、简单的定性分析为主,实证研究不多。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研究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数字阅读推广研究提供参考。
2019年01期 v.37;No.225 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4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吴亚平;别立谦;周春霞;赵飞;庄昕;
读者数据是读者需求的隐性表达,是图书馆了解读者的窗口。阅读报告基于读者数据梳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情况及服务效果,是图书馆优化资源和服务的决策支撑,是读者自我定位和提升阅读质量的指南针,也便于院系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科学开展教学管理。文章全面梳理了北京大学2016年阅读报告的内容框架设计、实施方案等关键流程,将阅读报告的结论应用到推广阅读和优化服务中,总结了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报告规范化、科学化、深入化发展。
2019年01期 v.37;No.225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6K] [下载次数:1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赵发珍;杨新涯;张洁;潘雨亭;
大数据时代,用户阅读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新型技术的层出不穷给阅读推广带来了挑战。文章通过总结阅读推广发展现状,分析现有阅读推广所忽略的几个问题及智慧图书馆系统下阅读推广的优势,并进一步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系统支撑下阅读推广模式框架。最后结合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系统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2019年01期 v.37;No.225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3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0 ]
- 周广西;
实时聊天咨询是一种用户导向的信息服务。采用网站调研法、内容分析法,从实时聊天咨询的普及率、便捷性、服务时间、隐私保护等用户关心的视角,对中美各100所高校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实时聊天咨询的整体水平和美国高校图书馆存在差距。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从畅通咨询渠道、减少对提问者的身份限制、优化服务时间和人员配备及重视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着手,为用户提供方便且易用的服务。
2019年01期 v.37;No.225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涂志芳;
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其用户为案例,考察了未名BBS图书馆版3866个主题帖的相关信息,将联结分为图书馆主动联结用户和用户主动联结图书馆及其他用户,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结机制及其双向作用。图书馆面向用户的联结主要包括管理与服务规范、通知公告、服务动态的发布与读者反馈的回复;用户面向图书馆及其他用户的联结体现在对资源、空间、服务、管理、设施/设备与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与反馈,以及对图书馆、图书馆员、其他用户表达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与情感。图书馆主动联结用户,不仅有助于提升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范围、推广效果,还有助于图书馆塑造尊重、依靠且服务用户的形象;用户主动联结图书馆,能够直接促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也能够无形中帮助图书馆员提升自我的职业认同。因此,在用户导向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时代,图书馆应尊重用户意见和建议,完善联结机制,向用户传递人文关怀,与用户共同维护图书馆服务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019年01期 v.37;No.225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文静;
对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概况的调研显示,60%以上的州都有高校图书馆提供此类服务,其中多数隶属于位于城市的公立高校,服务对象以当地高中生为主。通过分别梳理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发展历程,发现两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参观、信息素养教育、查阅馆藏、借书等;后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具体实践主要围绕阅读活动展开。此外,还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活动遇冷的根本原因。最后,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生开放活动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的可能性。
2019年01期 v.37;No.225 9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