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民党党化教育思潮下图书馆学人的政治取向分析——以杜定友为中心的考察An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Position of the Librarians in the Trend of the Party-oriented Education——An Investigation Centered on Du Dingyou
刘寿堂
摘要(Abstract):
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党将其"以党领政"的指导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并贯彻到教育领域,党化图书馆应运而生。图书馆界学人为了图书馆事业能够在艰难时局中的生存与发展,既要积极回应新政权的政治导向,又要极力维持图书馆作为学术机构的独立地位,避免沦为政治工具。透过杜定友先生遗存的十余篇相关文献,可以管窥时代困境中图书馆学人的艰难取舍与不懈努力。
关键词(KeyWords): 党化教育;图书馆学人;政治;杜定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寿堂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20.04.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263.
- 2 张俊霞.训政时期国民党“党化教育”之论争—以教育领域为核心的考察[J].理论界,2013(1):116-120.
- 3 “党化教育”之意义及其方案[J].教育杂志,1927(8):1.
- 4 教育部.大学规程[J].教育部公报,1929(9):86.
- 5 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70.
- 6 朱庆葆,陈进金,孙若怡,等.中华民国专题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9.
- 7 罗隆其.政治论文[M].台北:新月书店,1931:118.
- 8 青士.党化教育[J].教育与职业,1932(2):69.
- 9 孔武.打倒党化教育[J].醒狮周报,1927(129):6-7.
- 10 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8.
- 11 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M].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1983:45,79.
- 12 张书美.民国时期党化图书馆析略[J].图书馆界,2012(4):1-3.
- 13 同11.
- 14 谢灼华.中国图书史与中国图书馆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357.
- 15 邹华亭,施金火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大事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54-55.
- 16 国立浙江大学训令第九四七号[J].浙江省政府公报,1928(398):6.
- 17 关于检发总裁对全国教育界之指示给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代电[A].重庆市档案馆,档案号:0126-0002-00014.
- 18 同15.
- 19 关于转饬研讨青年必读文选给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训令[A].重庆市档案馆,档案号:0126-0002-00167.
- 20 袁同礼.袁同礼文集[M].国家图书馆,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3.
- 21 沈祖荣.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一九一八——一九四四)[M].丁道凡,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58.
- 22 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二次年会开幕宣言[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3(1):1-2.
- 23 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M].台北:“中央”图书馆,1982:273.
- 24 马先阵,倪波.李小缘纪念文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16.
- 25 蒋镜寰.国书馆之使命及其实施[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9(6):3-5.
- 26 杜定友.感谢三民主义[J].民族文化,1943(6):32-36.
- 27 杜定友.建立三民主义学术系统的一个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图书分类标准[J].三民主义半月刊,1943(3):26.
- 28 杜定友.三民主义图书馆[J].民族文化,1942(7):38.
- 29 杜定友.图书馆与党化教育[J].政治训育,1927(8):8-10.
- 30 杜定友.三民主义英译名词商榷[J].中央周刊,1944(28):12-13.
- 31 杜定友发明三民主义图书分类法[J].图书月刊,1943(8):47.
- 32 杜定友,陈鲁慎,刘伟森,等.我们对于三民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J].中央周刊,1942(52):3-5.
- 33 杜定友.图书馆在社会上的特殊位置[J].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1928(2):2-4.
- 34 同29.
- 35 本刊启事[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9(3):37.
- 36 杜定友.从教育看政治[J].天地,1946(4):1-3.
- 37 杜定友.今日中国圕界几大问题[J].文华图书科季刊,1931(3):291-297.
- 38 杜定友.我与圕-我们的思想[J].中华教育界,1932(7):115-121.
- 39 杜定友.图书与政治[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42(3/4):2-4.
- 40 刘劲松.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2.
- 41 第二次年会之筹备[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3(1):13-16.
- 42 同39.
- 43 陈燮君,盛巽昌.图书馆与文化名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1.
- 44 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周年报告[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8(2):2-5.
- 45 王子舟.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10-11.
- 46 杜定友.我与圕—为回国十周年纪念而作[J].中华教育界,1931(6):131-137.
- 47 同38.
- 48 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163.
- 49 杜定友.政治何时上轨道[J].新批判半月刊,1946(2):4.
- 50 同38.
- (1)杜定友先生于1941年发表《图书分类法》(1943年改名为《三民主义化图书分类法》、1946年更名为《三民主义世界图书分类法》、1948年最终定名为《三民主义中心图书分类法》),沈宝环先生亦曾在1946年发表《三民主义化的图书分类标准》。二者均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但在体例、特色方面均有差异。见:周余姣.民国时期的两部分类法.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39(191):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