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的商榷与补遗——兼谈对CALIS馆际互借的启示与建议Discussions and Supplements to A Study on Interlibrary Loan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With Inspira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Interlibrary Loan of CALIS
顾烨青;郭书菊;
摘要(Abstract):
王晓军的《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一文遗漏了严文郁、顾家杰等图书馆学人对民国馆际互借的论述以及其他若干史料,以致文中得出的部分论断值得推敲。该文对此进行了商榷和补遗,认为不应当过低评价民国馆际互借的水平,虽然当时未能形成全面的规范和全国性的规模,但认为"处于较低水平"不够恰当,至少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更反映客观史实。以史为鉴,从对影响民国时期馆际互借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中,得出几点对C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民国时期;馆际互借;文献传递;CALI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顾烨青;郭书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晓军.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5):109-117
- 2十周年纪念论文刊出版.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6,11(4):14-15
- 3中国之■.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6,11(4):37
- 4邱东江等.国际图联(IFLA)与中国图书馆事业(下).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4-5.
- 5 W.Y.Yen.Co—operation Between Libraries In China见:Library Associantion of China.Libraries in China:Papers Prepar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Library Associantion of China.Peiping:Library Associantion of China.1935:73-89
- 6顾家杰.英美图书馆互借概况.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6,8(1):95-113
- 7顾家杰.图书馆互借之意义略史及其方法.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6,8(2):163-186
- 8顾家杰.各国图书馆互借概况.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6,8(3):346-364
- 9同8,1936,8(4):524-552
- 10杨昭悊.图书馆学(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285-286
- 11李小缘.图书馆学.1927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李小缘纪念文集.南京: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7:71
- 12同11:133
- 13同11:180
- 14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96-97
- 15杜定友.图书管理学.上海:中华书局,1932:279-280
- 16杜定友.图书馆.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51-52
- 17徐旭.民众图书馆.上海:世界书局,1935:133-134,139
- 18沈祖荣.中国图书馆及图书馆教育调查报告.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3,9(2):3
- 19范并思等.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25
- 20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
- 21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50.374
- 22同21:239
- 23同20
- 24同6:104
- 25同19:26
- 26李致忠.中国国家图书馆百年纪事:1909-2009.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8
- 27 clearing house这一术语,现在已经被ISO国际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所收录,本文的译法参考了孙平编,李华伟审.英汉图书馆情报学词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1
- 28孟雪梅.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研究.北京:中国图书馆出版社,2009:78-79
- 29图书馆工作实施办法.见:王振呜.图书馆法规文件汇编.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学系,1985:29-31
- 30本省各图书馆近讯.浙江省图书馆协会会刊,1937,(2):z8
- 31省内通讯借书及市内递送借书之举办.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1935,4(3):馆务页4-5
- 32同26:36
- 33李锺履.北平协和医学院图书馆馆况实录(续).图书馆学季刊.1934,8(3):509-513
- 34私立燕京大学.北平私立燕京大学一览(1936-1937).北平:私立燕京大学,1937:57
- 35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图书课出版课.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图书馆概况.北平: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图书课出版课,1933:20-21
- 36本馆与辅仁大学开始馆际互借.中法汉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刊,1945(1):234
- 37顾沛霖.民国时期无锡的几次城市建设规划.见: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无锡市建设委员会,无锡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无锡城市建设.南京:江苏省政协文史编辑部,1996:37-38
- 38本会简章.无锡图书馆协会会报,1932,(1):15
- 39本会概况.无锡图书馆协会会报,1932,(1):14
- 40李锺履.馆际互借.南京:省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1957:27
- 41安徽图书馆协会成立.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1,6(6):25
- 42山东图书馆协会成立经过.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1934,1(1):记载页82
- 43浙江省图书馆协会简章草案.浙江省图书馆协会会刊,1936(1):4
- 44本会第二届会员大会议决案.浙江第二学区图书馆协会季刊,1931,(1):12
- 45第二学区图书馆协会举行第五次大会.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1931,1(4):60一61
- 46浙江第二学区图书馆协会.浙江第二学区图书馆协会概况(铅印本),1934:6
- 47潘寅生.刘国钧与国立西北图书馆同辉.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80
- 48张锦郎.中国图书馆事业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131这六条规则原文笔者尚未找到,估计见于张锦郎所引文献之十三箱国立中央图书馆档案中
- 49赖伯年.陕甘宁边区的图书馆事业.西安;西安出版社,1998:52
- 50同49:247
- 51同49:248,293
- 52董慧敏.伪满图书馆学会组织及其刊物概述.图书馆学研究,1982,(1):116.
- 53布村一男.满洲国图书馆史节略.北京近代科学图书馆馆刊,1939,(6):148-150
- 54 1947年3月国立北平图书馆与松坡图书馆合作办法草案(抄件)见:北京图书馆业务研究委员会.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下).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1085
- 55李致忠.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1909-2009.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41
- 56李朝先,段克强.中国图书馆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2:314
- 57同20:216
- 58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77
- 59照书机已运平.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1929,2(2):186
- 60北海图书馆摄印善本寄存板片.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9,4(6):12
- 61甘桂荣.艰辛与辉煌——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发展研究(1927-1937)[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9:46
- 62民国十八年度之传钞概况.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刊第三年刊,1930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三编(第2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46
- 63刘小云.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传钞部的特色服务.新世纪图书??馆,2004,(2):76-77
- 64同55:32-33
- 65《浙江图书馆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图书馆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96-97
- 66同55:49
- 67同20:46
- 68于震寰.请建议国民政府减轻图书馆寄书邮资案.见: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报告.北平:中华图书馆协会事务所,1929:87-88
- 69电争书籍印刷品邮资加价.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2,7(6):26
- 70宋建成.中华图书馆协会.台北:台湾育英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0:131
- 71有关联合目录的更详细情况可参见参考文献5的“UNION CATALOGUES”部分以及参考文献48的《我国编制联合目录的回顾与前瞻》一文。
- 72同47
- 73同5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