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与超越:从信息用户到信息人Sublating and Transcending:From Information User to Information Man
肖勇;张沅哲;
摘要(Abstract):
对信息人概念予以解读,剖析了该概念与信息用户相比更为丰富与深刻的人性蕴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用前者取代后者的意义,呼吁要在人学范畴背景下实现以信息人为逻辑起点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创新。
关键词(KeyWords): 信息用户;信息人;基础理论;图书情报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肖勇;张沅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黄郴.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素质研究进展报告简介.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64-66
- 2 卢泰宏.信息文化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363
- 3 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88
- 4 肖希明.信息人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7(2):5-7
- 5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57-63
- 6 张雨声.论信息人.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109-112
- 7 白春雨.人的信息本质.前沿,2002(5):23-26
- 8 余潇枫.信息人假说的当代构建.学术月刊,2007(2):17-23
- 9 李德昌.人类本性的嬗变:从物质人、生物人、社会人到信息人.理论月刊,2005(5):90-94
- 10 李薇.论知识人的培养与塑造.当代经济研究,1999(11):19-22
- 11 张义忠.知识人假定的社会基础与理念基础研究.科科学研究,2008(2):244-248
- 12 张军.从经济人到知识人.经济评论,2004(4):36-42
- 13 李伟.人性系统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236,242-394
- 14 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51-52
- 15 邬焜.信息哲学问题论辩.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
- 16 赵静.信息商的提出:概念及内涵.图书情报工作,2005(1):26-28
- 17 邬焜.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对哲学的全新突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1-15
- 18 邬焜.信息思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44
- 19 娄策群.信息生态平衡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情报科学,2006(11):1606-1610
- 20 李晓辉.信息权利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1
- 21 文庭孝.信息人假设及其现实意义.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0):1-4
- 22 沙勇忠.信息伦理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84-85
- 23 靖继鹏.试构造以用户为核心的情报学理论体系.情报业务研究,1991(4):193-198
- 24 王传清.图书情报学与传播学理论交叉研究综述.图书情报工作,2004(8):94-97
- 2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7-186
- 26 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13-187
- 27 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2-261
- 28 同25
- 29 黎红雷.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中国社会科学,2001(2):66-73
- 30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4
- 31 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504
- 32 孙小礼.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98
- 33 卢泰宏.情报科学的三个研究规范.情报学报,1987(1):19-22
- 34 卢泰宏.情报学的前沿——U规范.情报业务研究,1988(6):4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