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知识传递模式与机制研究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Mode and Mechanism of the Future Learning Center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都平平;李雨珂;陈越;
摘要(Abstract):
技术发展及疫情和后疫情环境使图书馆空间设置、资源利用与学习场景发生了变化,下一代图书馆将与时俱进地进行适应性的演变,向未来学习中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要实现人、物理空间、图书信息资源三元关联与交互的发展愿景;从以人为本、泛在空间、模因学习、技术支撑的视角阐述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从应用视角理解和设计未来学习中心功能,实现多元维度的类型和属性的实施模态,实现未来方式的知识管理、学习保障、空间发展功能;设计未来学习中心的空间模式、技术模式、阅读模式、兴趣模式等多元模式,实现圈层文化、衍生阅读、虚实支持、教学互动类型和功能模式及三元关联与交互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KeyWords): 未来学习中心;模因论;知识传递;虚实学习场景;元宇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全国青联“新兴职业青年群体认知方式、思维特点与价值取向研究及对策”(编号:2021-11775);; 江苏省文化厅“新型文旅消费要素构成与成长模式研究”(编号:22YB1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s): 都平平;李雨珂;陈越;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22.04.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吴岩.加快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1):7-8.
- 2 黄俊贵.图书馆原理论略——从阮冈纳赞五定律及戈曼新五定律说起[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5-10.
- 3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 4 理查德·道金斯,卢允中,张岱云,等.自私的基因[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9(6):61.
- 5 郭艳,陈鹏.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外来词[J].长沙大学学报,2008(3):69-70.
- 6 唐程璇,胡剑忠,徐笑非.基于“模因”论的徽派建筑演变研究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1(11):118-120.
- 7 周汉杰,郝文斌.大学生圈群脉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演进[J].思想教育研究,2021(12):133-138.
- 8 郑达威,高智晖.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的区隔与破解[J].当代传播,2021(6):90-93.
- 9 王波,周春霞,陈凌,等.积极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切实创新非常时期服务策略——全国高校图书馆疫情防控期间服务创新情况调研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2):5-17,29.
- 10 殷叶玲,屠淑敏.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第86届国际图联大会综述[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9):2,97.
- 11 祝帅,陈建龙.大学图书馆高品质视觉传播初探——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尚美创新”实践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2):20-26.
- 12 王嫦娟.数字图书馆的危机[J].图书馆杂志,2000(2):13-14,25.
- 13 张志伟.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 [EB/OL].[2021-10-2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658282730354191&wfr=spider&for=pc.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EB/OL].[2022-01-12].http://www.gov.cn/xinwen/2022-01/12/content_5667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