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整理国故运动对中国图书馆学近代转型的影响Reflections o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aking Stock of the Conventional
刘春云,龚蛟腾
摘要(Abstract):
20世纪上半叶,新文化运动与整理国故运动两大社会文化思潮相继兴起,其合力最终促使传统校雠学向近现代图书馆学转型。一方面,新文化运动舶来西式图书馆学之成果,从传播西方图书馆理念,到普及欧美图书馆学思想,进而推动西式图书馆学学科创立。另一方面,整理国故运动弘扬传统校雠学之精髓,在凸显传统校雠学与图书馆学同质的基础上推动二者对接,并促使校雠学朝图书馆学转向。前者奠定了西式图书馆学的基础,后者则敦促学界批判、继承传统校雠学说,于是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经此酝酿喷薄而出。"中国的图书馆学"的建设揭示了学科发展的根基,尽管未能弥补中西图书馆学的失衡,但开创了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KeyWords): 图书馆学;校雠学;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运动;近代转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之演进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刘春云,龚蛟腾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8.03.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龚蛟腾.中国图书馆学的起源与转型---从校雠学说到近现代图书馆学的演变[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8.
- 2傅荣贤,李满花.基于中国古代智慧建构本土化图书馆学思想的必要性及其可能路径[J].图书馆,2013(5):22-24.
- 3同2.
- 4罗志田.国学不是学: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定位的困惑[J].社会科学研究,2002(1):117-121.
- 5吴薓年.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图书馆学术思想的巨大影响[J].图书馆,2010(2)41-45.
- 6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
- 7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44.
-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12.
- 9陈廷湘.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J].中国社会科学,2015(11):5-13.
- 10程焕文.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9.
- 11同10:15.
- 12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38-139.
- 13韩继章.中国图书馆百年史中的三次思想启蒙[J].图书馆,2006(1):3-10.
- 14智晓静.新文化运动中的图书馆事业[J].图书与情报,2009(1):33-36.
- 15吴薓年.论“新图书馆运动”的宣传期[J].图书馆,2007(1):33-36.
- 16同1:157-158.
- 17同14.
- 18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08.
- 19吴薓年.论“新图书馆运动”的高潮期[J].图书馆,2007(2):6-9,16.
- 20同1:159.
- 21王旭明.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述评[J].图书馆,2006(2):22-25.
- 22来新夏.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90.
- 23同7:165.
- 24中国图书馆学会.百年文萃:空谷余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43-47.
- 25同24:48-52.
- 26刘国钧.发刊词[J].图书馆季刊,1926(1):1.
- 27同24:43-47.
- 28刘绍瑾.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兴盛[J].学术研究,2001(8):113-117.
- 29同18:11.
- 30同7:166.
- 31同7:171-172.
- 32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3.
- 33同1:222.
- 34吴薓年.“整理国故”运动对近代图书馆建设的促进[J].图书与情报,2006(4):126-131.
- 35蒋伯潜.校雠目录学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76.
- 36同34.
- 37吴薓年.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分期的历史语境[J].图书情报工作,2008(3):53-56.
- 38同18:15.
- 39谢欢.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宏观考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6):31-50.
- 40秦弓.整理国故的动因、视野与方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7(3):107-114.
- 41王子舟,廖祖辉.图书馆学本土化问题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2(1):22-28.
- 42王子舟等.“中国的图书馆学”建设仍在路上---纪念梁启超《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发表90周年[J].图书馆论坛,2015(5):6-12.
- 43同12:135.
- 44同1:77.
- 45同39.
- 46罗志田.近代中国“道”的转化[J].近代史研究,2014(6):4-20,160.
- 47李满花.图书馆学研究本土化:两种不同的症结[J].图书馆建设,2008(1):23-25.
- 48曾平.整理国故运动与“再造文明”的不同路径---从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运动考察当时学界的不同文化理念及其冲突[J].中华文化论坛,2007(3):76-83.
- 49曾凡菊.徐家麟对民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的贡献[J].图书馆建设,2015(1):46-50.
- 50李满花,傅荣贤.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诉求得失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51-54.
- 51同10:325-326.
- 52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90-98,236.
- 53同12:111.
- 54刘兹恒.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4(1):18-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