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 v.33;No.203(03) 116-119+7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抗战时期手工纸与机制纸期刊破损比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amage of Hand-made and Machine-made Paper Periodicals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陈福蓉;

摘要(Abstract):

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了大量的期刊。这些期刊有许多是用手工纸印刷的。该文取样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手工纸与机制纸期刊的破损状况差异很大:机制纸期刊酸度高,纸张变色,少有虫蛀;手工纸期刊接近中性,没有变色,但虫蛀严重。纸张酸度高,会导致纤维素的长链易断为短链,再过几十年,这批机制纸期刊有可能一触即碎。手工纸期刊的酸碱度接近中性,应可以保存几百年,但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虫灭虫措施,否则有被虫吃光的危险。

关键词(KeyWords): 民国文献;民国期刊;抗战出版物;手工纸;机制纸;文献保护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陈福蓉;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